9月28日上午, "中華老字號 孔府文化行"活動開幕式在濟寧曲阜市隆重舉行,山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于杰、山東省商務廳副廳長王洪平 、濟寧市市長石光亮等領導出席開幕式。此次展會匯集了全國50余家中華老字號企業,廣育堂第十八代傳承人杜新磊等老字號企業傳承人參加祭孔大典和開幕式典禮。
此次展會匯聚了來自山東、北京、天津、山西、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河南、廣東、重慶等13個省(市)的老字號企業, 600余種商品在孔府后花園現場展示展銷,產品涉及紡織服飾、糕點熟食、工藝美術、輕工日用、珠寶首飾、醫藥保健、調味釀造等多個行業。

游客在游覽孔府后,便可在孔府后花園觀展,品鑒、采購來自全國各地的匠心產品。此次活動將持續到10月4日,廣育堂國藥攜鎮店之寶二仙膏、二仙口服液以及藥食同源食品系列現身展會,并為游客準備了黃精芝麻丸、大山楂丸等試吃品,現場展示中藥蜜丸古法炮制技藝,讓大家一睹中藥炮制技藝的風采。

廣育堂國藥植根于孔孟之鄉,前身為濟寧州最有名的藥鋪——廣育堂,始創于明萬歷六年(公元1578年)。明代被欽定為宮廷供奉藥材,曾在曲阜設立廣育堂分號,為孔府服務。廣育堂國藥傳承440多年,共收錄1180個經典古方,特有的古法制作技藝被評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廣育堂與孔府有著深厚淵源,此次重回孔府,廣育堂國藥核心炮制團隊在現場展示中藥古法炮制技藝,儒家千年文化與傳承百年的非遺技藝相交織,共奏傳統文化之美。

"廣育堂國藥古法制作技藝"是廣育堂歷代傳人在醫療實踐中形成的制藥技術,具有獨特性和唯一性,難以被現代制藥設備和生產技術所代替,廣育堂的丸劑、散劑、煎膏劑制作技藝是廣育堂人長期的智慧結晶,是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二仙膏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入選國家首批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小兒牛黃清心散古法制作技藝被列入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廣育堂傳承了440多年的傳統工藝,在保留古法制作膏方的基礎上,融入了現代高科技技術,進一步優化工藝精制食品,研發出茯苓薏仁膏、黃精芝麻丸、人參阿膠膏等食品……好吃又養生。這些食品的原料多采用大棗、山楂、黑芝麻、桃仁 、蜂蜜等藥食原料,綠色健康,口感好且營養健康,享受美食的同時達到養生的目的。

參加此次"中華老字號、孔府文化行"活動的老字號企業,均擁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大國工匠的品質。儒家文化與中醫藥文化同是傳統文化的瑰寶,廣育堂國藥作為中醫藥老字號企業代表,將不斷探索中醫藥文化、儒商文化與儒家文化的融合發展,共同推進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更好的走進現代生活!


此次展會匯聚了來自山東、北京、天津、山西、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河南、廣東、重慶等13個省(市)的老字號企業, 600余種商品在孔府后花園現場展示展銷,產品涉及紡織服飾、糕點熟食、工藝美術、輕工日用、珠寶首飾、醫藥保健、調味釀造等多個行業。

山東省副省長于杰蒞臨廣育堂國藥展位參觀指導

游客在游覽孔府后,便可在孔府后花園觀展,品鑒、采購來自全國各地的匠心產品。此次活動將持續到10月4日,廣育堂國藥攜鎮店之寶二仙膏、二仙口服液以及藥食同源食品系列現身展會,并為游客準備了黃精芝麻丸、大山楂丸等試吃品,現場展示中藥蜜丸古法炮制技藝,讓大家一睹中藥炮制技藝的風采。


廣育堂國藥植根于孔孟之鄉,前身為濟寧州最有名的藥鋪——廣育堂,始創于明萬歷六年(公元1578年)。明代被欽定為宮廷供奉藥材,曾在曲阜設立廣育堂分號,為孔府服務。廣育堂國藥傳承440多年,共收錄1180個經典古方,特有的古法制作技藝被評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廣育堂與孔府有著深厚淵源,此次重回孔府,廣育堂國藥核心炮制團隊在現場展示中藥古法炮制技藝,儒家千年文化與傳承百年的非遺技藝相交織,共奏傳統文化之美。


"廣育堂國藥古法制作技藝"是廣育堂歷代傳人在醫療實踐中形成的制藥技術,具有獨特性和唯一性,難以被現代制藥設備和生產技術所代替,廣育堂的丸劑、散劑、煎膏劑制作技藝是廣育堂人長期的智慧結晶,是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二仙膏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入選國家首批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小兒牛黃清心散古法制作技藝被列入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廣育堂傳承了440多年的傳統工藝,在保留古法制作膏方的基礎上,融入了現代高科技技術,進一步優化工藝精制食品,研發出茯苓薏仁膏、黃精芝麻丸、人參阿膠膏等食品……好吃又養生。這些食品的原料多采用大棗、山楂、黑芝麻、桃仁 、蜂蜜等藥食原料,綠色健康,口感好且營養健康,享受美食的同時達到養生的目的。


參加此次"中華老字號、孔府文化行"活動的老字號企業,均擁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大國工匠的品質。儒家文化與中醫藥文化同是傳統文化的瑰寶,廣育堂國藥作為中醫藥老字號企業代表,將不斷探索中醫藥文化、儒商文化與儒家文化的融合發展,共同推進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更好的走進現代生活!

